陈伯陶《民国东莞县志·方耀传》

方耀,字照轩,潮州府普宁县人。咸丰初随父源募勇投效,积功至都司赏巴图鲁名号,累迁参将擢总兵官。光绪九年署广东水师提督,时惠属稔山会匪倡乱,耀亲督水陆各军驰至平海,深入其阻,贼不战而靡。会法人构衅,旋师虎门上下横挡、威远、定洋各炮台,举办南海、番禺、东莞、顺德、香山、新会、新宁等环海各属团练。又于六门海口要隘筑台添勇,以资防护,布置周密,敌人始终不敢犯粤。十一年授广东水师提督。十六年大府奏请办理广州积案。先是耀镇潮州时,潮俗喜斗,不除积匪,其患不息,发兵剿办则元气伤,乃举行清乡之法,设局选绅士之公正者主其事,使乡举乡正一人、副一人,族举族正副如之,族大者房举房正副也如之,由房族正副至于局绅皆得随时晋谒,密勿言事,有以盗告者,即往捕诛,潮人始知有官法。于是,按治潮成法,凡邑属之锦厦、霄边、涌头、五桂堂等乡,夙称强悍,好斗者悉按姓清查,获巨匪李皮四、李胜、蔡大、蔡二、王辉、王早、方遇委、文和、刘创开等数十名置于法,复将积年巨案,会同地方官秉公断结,数十年斗杀劫抢之风顿失。十七年六月病卒于营次,年五十八。广州为建专祠于虎门寨,名曰方公祠。

陈伯陶(1854—1930),号象华,一字子砺,晚年更名永焘,又号九龙真逸,东莞中堂凤涌人,清朝探花。6 岁拜陈澧为师,10 岁通读五经,后就读于罗浮山酥醪别院。光绪元年(1875 年)中秀才。光绪五年(1879 年)参加乡试获第一名(解元),随即上京准备参加会试,因祖母和父亲相继去世,便奔丧回乡。此后数年,他以教书所得,供养母亲及弟妹。光绪十八年(1892 年)中壬辰科进士,殿试获一甲第三名(探花),授翰林院编修、文渊阁校理、武英殿协修。后又任国史馆协修、总纂。民国时期,在香港组织数十人,历时六载修成《东莞县志》。